送别诗赏析(40句汇总)

时间:2024-04-13 11:20:52

摘要:送别诗赏析1、注:①綦毋潜,綦毋为复姓,潜为名,字孝通,荆南人,王维好友。(送别诗赏析)。2、(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B.“携手”句使用细节描写,生动地写出词人与别筵上的歌妓分享的情景;“残红”使用借代手法,既渲染了气氛又点明了离别的时间。4、诗的后半是抒情。第三句遥接起句,进一步说明放船地点在桃花潭。5、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

送别诗赏析

1、注:①綦毋潜,綦毋为复姓,潜为名,字孝通,荆南人,王维好友。(送别诗赏析)。

2、(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B.“携手”句使用细节描写,生动地写出词人与别筵上的歌妓分享的情景;“残红”使用借代手法,既渲染了气氛又点明了离别的时间。

4、诗的后半是抒情。第三句遥接起句,进一步说明放船地点在桃花潭。

5、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6、诗的后两句是互文,文义上交错互见,使诗句既意韵生动,又凝练含蓄。赠汪伦(作者)李白(朝代)唐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7、D.本诗既有送别友人的感伤,又有狱中明志的慷慨,柔情宛转而不乏遒劲与执著。

8、(注)①兰陵:古地名,诗中代指常州。嘉祐二年王安石知常州,嘉祐三年诏沈康知常州。②厨传:古代供

9、对离别有体验的人都知道,行人将去的片刻固然令人黯然魂消,但一种寂寞之感、怅惘之情往往在别后当天的日暮时会变得更浓重、更稠密。在这离愁别恨最难排遣的时刻,要写的东西也定必是千头万绪的;可是,诗只写了一个“掩柴扉”的举动。这是山居的人每天到日暮时都要做的极其平常的事情,看似与白昼送别并无关连。而诗人却把这本来互不关连的`两件事连在了一起,使这本来天天重复的行动显示出与往日不同的意味,从而寓别情于行间,见离愁于字里。读者自会从其中看到诗中人的寂寞神态、怅惘心情;同时也会想:继日暮而来的是黑夜,在柴门关闭后又将何以打发这漫漫长夜呢?这句外留下的空白,更是使人低回想象于无穷的。(送别诗赏析)。

10、乐天:指白居易,字乐天。(2)巴山楚水:泛指作者贬谪之地四川、湖南、湖北一带。

11、C.“桃红似锦”“絮白于棉”,这风光是明艳的,而诗偏说是“不分”“生憎”,是诗人对景伤情的缘故。

12、D.全诗情感表达含蓄蕴藉,格律谨严,比较典型地体现了杜甫诗的风格。

13、C.颔联中的“青袍”是唐朝八品、九品官员的官服,与《琵琶行》中“青衫湿”中的“青衫”含意相近。

14、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赏析:这首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依依不舍,却更进一层写冀望别后重聚。这是超出一般送别诗的所在。开头隐去送别情景,以“送罢”落笔,继而写别后回家寂寞之情更浓更稠,为望其再来的题意作了铺垫,于是想到春草再绿自有定期,离人回归却难一定。惜别之情,自在话外。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别运,高人一筹。

15、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16、E.就诗歌的章法、布局和构词看,李攀龙的这首诗带有盛唐送别诗的影子,但细细比较能发现李诗的别具妙旨处,可见他不是一味模仿。

17、    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2)行客。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要新诗准备,庐山山色。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4)上三更月。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

18、第一节,作者白描了“长亭”“古道”“芳草”三个意象。长亭外的古道边,一片碧绿的芳草,绵延至远方——俨然送别的背景。在中国古代,道路边每隔一段里程,会设一亭驿,供路人避雨、休憩。

19、人物传记文言文之《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下)

20、尾联两句,情意更切。“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挥手”,是写了分离时的动作,诗人内心的感受没有直说,只写了“萧萧班马鸣”的动人场景。诗人和友人在马上挥手告别,频频致意。那两匹马仿佛懂得主人心情,也不愿脱离同伴,临别时禁不住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末联借马鸣之声犹作别离之声,衬托离情别绪。李白化用古典诗句,用一个“班”字,便翻出新意,烘托出缱绻情谊,是鬼斧神工的手笔。

21、B.诗人没有料到短暂相聚后又要再次分离,上片中“谁知”、“还与”的搭配,表达了他不得不再次送友人登程时内心的悲伤。

22、D.由诗题及尾联的“杨柳春风”可以推知,尾联中的“榜”是春闱的杏榜。

23、A.千山万壑中古木参天,群峰叠翠里杜鹃啼叫,这鸟鸣声渲染了梓州山野的热闹。

24、这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故乡水拟人化,借写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恋不舍送我远别故乡,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时依依不舍,思念故乡的感情。

25、(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6、(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7、C.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郑文宝《柳枝词》)

28、蝮蛇一螫手,壮士即解腕。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

29、C.本诗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均为送别诗,情感真挚,格调相同。

30、(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1、E.词的上片写自我悲痛心情的缘起,并扩展到不能自已的情状;下片写送别时复杂难遣的悲情。全词语言沉郁苍凉,抒情曲折委婉,令人慨叹。

32、诗的颈联写到峨眉、岘首两座山,对表达离情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33、D.“传舍”指古时供行人临时休息、住宿的地方。词人说自己这一辈子都像在馆舍中辗转漂泊,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自己郁结于心的愁苦之情。

34、秋波落泗水②,海色明徂徕③.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35、关于告别的诗词,还有太多太多,用汗牛充栋、车载斗量来形容也不为过,每首精品诗词的背后都隐含着一个故事,一段交往。这些诗词字字含情,句句感动,归结到一起,那就是真情,那就是古人重情、惜情、恋情,不管友情、亲情、爱情,只有真情在胸,有感而发,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才能感动古今,千古传诵。

36、C.第二联对仗工整,“青衫”“红施”色彩鲜明,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

37、(3)诗人辞别的是友人鲁颂,为何诗中开篇却夸赞鲁连?请你进行简析。

38、(2)这两首送别诗在抒发送别之情时,均借助了景物,但具体手法不同,请结合诗句分析。

39、B.颔联用叠词“青青”“白白”写竹笋、江鱼之美,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站长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

当前作者热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