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朗读(88句)

时间:2024-04-15 15:06:13

摘要:论语十则朗读1、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2、  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3、(经典英语)新概念英语第一册1-144课合集(全书完)4、 (国学经典)   《论语》《朱子家训》《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大学》合辑(论语十则朗读)。5、帮助学生积累知识。积累是创新的前提,新课程标准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要让...

论语十则朗读

1、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2、  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3、(经典英语)新概念英语第一册1-144课合集(全书完)

4、 (国学经典)   《论语》《朱子家训》《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大学》合辑(论语十则朗读)。

5、帮助学生积累知识。积累是创新的前提,新课程标准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要让学生有较丰富的积累,扩大知识面,增加阅读量。重视课外阅读,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写读书笔记,感受)

6、  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7、(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2)学而不厌,诲人不倦;(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8、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

9、第一部分包括了字词和文学常识,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的,分值很高共六分,失分率比较高。接下来是修改病句,题目要求是提出修改意见,但有的同学写的是正确的句子,导致失分,即使按要求写了,第一题失分的多,第二题答的好。默写题只要用心的就不会失分,但错别字现象还是严重,要引起注意。第六小题是名著导读题结合名著写赠言而有的同学则脱离了题目要求导致失分。总之基础知识方面考察的知识很全面,而且也是难简兼有。四个阅读中前三个能够准确答题,失分较少。第四个阅读大体情况不好,没有把握中心,缺少答题方向的指引。个别学生读题不认真,致使扭曲题意。学生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鉴赏评价能力还需加强锻炼。学生的作文的优点是内容充实,充满了真情实感,生活气息浓厚,关注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美妙,有真情实感,个别学生构思立意新颖,没有矫揉造作、无病呻吟,行文上的宿够和套写现象。不足的是少数学生书写潦草,卷面不整洁,有的字迹太小,这样影响成绩。整体作文的成绩居中。发现了几篇情文并茂的文章,究其原因是学生擅长写写景散文,而且有些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很大。但是也有很大一部分学生作文不及格,原因是平时不练笔,其课外阅读量为零,以后作文课应加强有效指导、作文讲评,扩大学生课外阅读量。

10、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11、子曰:“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

12、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子曰:“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13、文言文部分。课内文言文考试的范围是初中教读篇目。复习时要抓好重点。根据考纲的考查范围和要求以及自身的熟悉程度对复习内容进行取舍、侧重。一般考查常见的文言虚词、实词的运用,朗读节奏、句意、思想感情等。本次模拟考试失分较多的是句子翻译。此类题解答应注意翻译时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这些字词往往是得分点。当然,在最后的一个月时间里,应多组织学生做相关题目,抓出一些重点句段让其翻译理解和识记。(论语十则朗读)。

14、子曰:"由!悔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5、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16、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17、2-8(好文分享)从现在开始,这几个好习惯请逼自己养成

18、译文:孔子说:“几个人走在一起,在其中必定有值得我去学习的人。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如果看到自己也有和他们一样的缺点,要及时改正。”

19、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足躩如也。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襜如也。趋进,翼如也。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

20、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21、 (曾国藩家书)《曾国藩家书》1-109篇合辑

22、7齐(zhāi),必有明衣,布。齐(zhāi)必变食,居必迁坐。食不厌(yān)精,脍不厌(yān)细。食饐(yì)而餲(ài),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xiù)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sì)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语,寝不言。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zhāi)如也。席不正,不坐。

23、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24、今天的情形已经大不相同。我们读《论语》,旨在吸收前人思想精华中有益于自己思想品德修养的部分,这就大大地缩小了读的范围。《论语》全书各家版本的分章不一般都在485章左右,我们只选录10章,而且全是短章,这又降低了学习的难度。这样来选篇才符合“古为今用”的原则。至于个别条件较好的教学班愿意多读一些,那自然是好事,但也要注意不增加学生负担。

25、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6、《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作者:顾城 朗诵:姬国胜

27、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28、《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9、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0、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1、[讲解]关于这段话的背景,《荀子·子道》中有记载:子路盛服见孔子,孔子批评了他;子路于是改服而入,但颜色依旧充盈。孔子又对他说:“……故君子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言之要也;能之曰能之,不能曰不能,行之至也。言要则知,行至则仁。既知且仁,夫恶有不足矣哉!”据此,最后的“知”字当破读,通“智”。孔子说这番话的意思是,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用现代的表述方式,就是要有谦虚的学习态度。

32、见齐衰者,虽狎,必变。见冕者与瞽者,虽亵,必以貌。凶服者式之,式负版者。

33、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34、1《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第1-54章合集(全书完)

35、译文:孔子说:“几个人走在一起,在其中必定有值得我去学习的人。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如果看到自己也有和他们一样的缺点,要及时改正。”

36、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37、十五  问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注释)  问:问候。古代人在问候时往往要致送礼物。  再拜而送之:在送别客人时,两次拜别。(译文)  (孔子)托人向在其他诸侯国的朋友问候送礼,便向受托者拜两次送行。(评析)  以上6章中,记载了孔子举止言谈的某些规矩或者习惯。他时时处处以正人君子的标准要求自己,使自己的言行尽量符合礼的规定。他认为,“礼”是至高无上的,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那么,一投足、一举手都必须依照礼的原则。这一方面是孔子个人修养的具体反映,一方面也是他向学生们传授知识和仁德时所身体力行的。十六  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丘未达,不敢尝。”(译文)  季康子给孔子赠送药品,孔子拜谢之后接受了,说:“我对药性不了解,不敢尝。”十七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译文)  马棚失火烧掉了。孔子退朝回来,说:“伤人了吗?”不问马的情况怎么样。(评析)  孔子家里的马棚失火被烧掉了。当他听到这个消息后,首先问人有没有受伤。有人说,儒家学说是“人学”,这一条可以作佐证材料。他只问人,不问马,表明他重人不重财,十分关心下面的人。事实上,这是中国自古以来人道主义思想的发端。十八  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君赐腥,必熟而荐之。君赐生,必畜之。侍食于君,君祭,先饭。(注释)  腥:牛肉。  荐:供奉。(译文)  国君赐给熟食,孔子一定摆正座席先尝一尝。国君赐给生肉,一定煮熟了,先给祖宗上供。国君赐给活物,一定要饲养起来。同国君一道吃饭,在国君举行饭前祭礼的时候,一定要先尝一尝。(评析)  古时候君主吃饭前,要有人先尝一尝,君主才吃。孔子对国君十分尊重。他在与国君吃饭时,都主动尝一下,表明他对礼的遵从。十九  疾,君视之,东首,加朝服,拖绅。(注释)  东首:头朝东。  绅:束在腰间的大带子。(译文)  孔子病了,国君来探视,他便头朝东躺着,身上盖上朝服,拖着大带子。(评析)  孔子患了病,躺在床上,国君来探视他,他无法起身穿朝服,这似乎对国君不尊重,有违于礼,于是他就把朝服盖在身上。这反映出孔子即使在病榻上,也不会失礼于国君。二十  君命召,不俟驾行矣。(译文)  国君召见(孔子),他不等车马驾好就先步行走去了。二十一  入太庙,每事问。(注释)  此章重出。译文参见《八佾》篇第三之第15章。二十二  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注释)  朋友:指与孔子志同道合的人。  殡:停放灵柩和埋葬都可以叫殡,这里是泛指丧葬事务。(译文)  (孔子的)朋友死了,没有亲属负责敛埋,孔子说:“丧事由我来办吧。”二十三  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译文)  朋友馈赠物品,即使是车马,不是祭肉,(孔子在接受时)也是不拜的。(评析)  孔子把祭肉看得比车马还重要,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祭肉关系到“孝”的问题。用肉祭祀祖先之后,这块肉就不仅仅是一块可以食用的东西了,而是对祖先尽孝的一个载体。二十四  寝不尸,居不客。(译文)  (孔子)睡觉不像死尸一样挺着,平日家居也不像作客或接待客人时那样庄重严肃。二十五  见齐衰者,虽狎,必变。见冕者与瞽者,虽亵,必以貌。凶服者式之。式负版者。有盛馔,必变色而作。迅雷风烈必变。(注释)  齐衰:zīcuī,指丧服。  狎:音xiá,亲近的意思。  瞽者:盲人,指乐师。  亵:音xiè,常见、熟悉。  凶服:丧服。  式:同轼,古代车辆前部的横木。这里作动词用。遇见地位高的人或其他人时,驭手身子向前微俯,伏在横木上,以示尊敬或者同情。这在当时是一种礼节。  负版者:背负国家图籍的人。当时无纸,用木版来书写,故称“版”。  馔:音zhuàn,饮食。盛馔,盛大的宴席。  作:站起来。(译文)  (孔子)看见穿丧服的人,即使是关系很亲密的,也一定要把态度变得严肃起来。看见当官的和盲人,即使是常在一起的,也一定要有礼貌。在乘车时遇见穿丧服的人,便俯伏在车前横木上(以示同情)。遇见背负国家图籍的人,也这样做(以示敬意)。(作客时,)如果有丰盛的筵席,就神色一变,并站起来致谢。遇见迅雷大风,一定要改变神色(以示对上天的敬畏)。二十六  升车,必正立,执绥。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注释)  绥:上车时扶手用的索带。  内顾:回头看。  疾言:大声说话。  不亲指:不用自己的手指划。(译文)  上车时,一定先直立站好,然后拉着扶手带上车。在车上,不回头,不高声说话,不用自己的手指指点点。(评析)  以上这几章,讲的都是孔子如何遵从周礼的。在许多举动上,他都能按礼行事,对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同的环境,应该有什么表情、什么动作、什么语言,他都一丝不苟,准确而妥贴。所以,孔子的学生们在谈起这些时,津津乐道,极其佩服。二十七  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注释)  色斯举矣:色,脸色。举,鸟飞起来。  翔而后集:飞翔一阵,然后落到树上。鸟群停在树上叫“集”。  山梁雌雉:聚集在山梁上的母野鸡。  时哉时哉:得其时呀!得其时呀!这是说野鸡时运好,能自由飞翔,自由落下。  共:同“拱”。  三嗅而作:嗅应为狊字之误。狊,音jù,鸟张开两翅。一本作“戛”字,鸟的长叫声。(译文)  孔子在山谷中行走,看见一群野鸡在那儿飞,孔子神色动了一下,野鸡飞翔了一阵落在树上。孔子说:“这些山梁上的母野鸡,得其时呀!得其时呀!”子路向他们拱拱手,野鸡便叫了几声飞走了。(评析)  这里似乎是在游山观景,其实孔子是有感而发。他感到山谷里的野鸡能够自由飞翔,自由落下,这是“得其时”,而自己却不得其时,东奔西走,却没有获得普遍响应。因此,他看到野鸡时,神色动了一下,随之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38、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

39、  齐,必有明衣,布。齐必变食,居必迁坐。

40、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1、《论语十则》中,阐述关于学习方法的语句是:(1)学而时习之;(2)温故知新;(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4)默而识之。

42、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3、13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

44、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45、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46、译文:孔子说:“仲由啊,让我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的人才是聪明的。”

47、(星云大师《迷悟之间》《自在 人生哲学》1-94合辑(全书完)

48、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49、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50、  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51、字词拼写和古诗词默写得分一般。说明学生在平常的学习中对汉字的书写和诗词的识记重视不够,对课本中出现的生字新词名言名句没有加强积累。在今后的教学中有必要针对字词知识加强督促,强化训练,让学生巩固过关;对于古诗词,不但要强化记忆还要理解记忆,并且能够灵活运用。不但考标上要求的篇目要背诵,还要字字落实,尤其是平时默写时经常出错的字,更要时时“温故”。切记:一字出错,满“盘”皆输。

52、  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丘未达,不敢尝。”

53、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54、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

55、他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精神十分可贵,但更可贵的是,他不仅要以善者为师,而且以不善者为师,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

56、2-1(好文分享)人生最高级的活法:算了吧,没关系,会过去

57、《论语》是过去蒙童教育的必读书,尽管大部分内容都不易读懂或只能读到似懂非懂,但人们一直坚持这样做下来,而且要求极严,须能通背全书。这大概出于两个原因:一是古代典籍里常要引用这本书里的话,“反刍”的机会很多,但如不先背下来,就无法进行“反刍”;二是通过诵读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习惯用语,以养成语感。此外,读《论语》也有了解历史掌故、增加识字的功能,但这是次要的。

58、2-4(好文分享)有本事的人,身上有四个特征

59、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60、0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0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0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0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0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0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0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0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0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馀不足观也已。”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人,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子曰:“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信,吾不知之矣。”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

61、作文有偏题现象,不会审题,事情写得不具体,缺乏真情实感,泛泛而谈之作很多。甚至有的才写一二百个字或不写。

62、孔子于乡d,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庭,便便言,唯谨尔。

63、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64、(星云大师《迷悟之间》《结缘 幸福箴言》1-95合辑(全书完)

65、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66、[讲解]“士”,在《论语》中大约出现十五次,大多指有抱负或有特殊社会地位的人。“弘”,胸怀宽广;“毅”,意志坚强。胸怀宽广,才能接受重任;意志坚强,才能长期坚持奋斗。“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曾子说这番话的目的是,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

67、译文: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光是思考但不学习,就是有害的。”

68、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69、0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70、9问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丘未达,不敢尝。”

71、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72、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做到温故而知新,而且要及时复习。

73、0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74、译文: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刚强勇毅,因为责任重大而且路途遥远。把推行“仁爱”看作自己的责任,不也重大吗?奋斗直到死才停止,不也遥远吗?”

75、2-3(好文分享)一个人走上坡路的十条建议,看完豁然开朗

76、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77、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

78、  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79、诗歌鉴赏中组织语言能力不强,不能根据诗歌中的意象意境去推知诗歌抒发的情感。少数学生根本看不懂诗歌所写的内容。以后要督促学生多记多背诗歌,真正做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

80、     “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尔。”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

81、第三句讲的是为人态度,属于个人修养范围。“人不知”,“不知”什么呢?没有说出来,但意思很明白,就是“自己”。从《论语·宪问》中“不患人之不己知(不必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这句话,也可以看得出来。“君子”,在《论语》一书中有多个义项:有时指有道德的人;有时指在高位的人。在这句话里,可取前义。因为这个词现在也常用,大家都懂得它的意思,我们没有翻译;一定要译,也可以译作“高尚的人”。

82、250(唐诗三百首)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83、孔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更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84、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85、2-12(好文分享)房间凌乱的家庭,养不出有出息的孩子

86、综观全卷,整体命题难度一般。学生平均分在85分左右就证明其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基本到位。

87、我把语文试题里的选择题和出自课本识记内容的题目(答案不容变更)归为客观题,本次考试客观题共34分;主观题为理解作答题目(含作文)共为86分。除去作文分值50分,其他试题部分主客观题目分值基本持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站长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

当前作者热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