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弟子资料卡『文案欣赏29条』

时间:2024-03-30 16:20:55

摘要:孔子弟子资料卡1、字子张,陈国人。小孔子四十八岁。为人有容貌姿质,宽冲博接,从容自务,居处不刻意立于仁义之行,门人友之而不敬。2、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他觉得守孝三年,时间太长了,父母去世了,为了表达自己的心意,一年就足够了。宰予的这番言论使孔子很震惊。(孔子弟子资料卡)。3、姓澹台,名灭明,字子羽。春秋末年鲁国人。其年龄“少孔子四十九岁”。相貌丑恶,孔子薄之。...

孔子弟子资料卡

1、字子张,陈国人。小孔子四十八岁。为人有容貌姿质,宽冲博接,从容自务,居处不刻意立于仁义之行,门人友之而不敬。

2、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他觉得守孝三年,时间太长了,父母去世了,为了表达自己的心意,一年就足够了。宰予的这番言论使孔子很震惊。(孔子弟子资料卡)。

3、姓澹台,名灭明,字子羽。春秋末年鲁国人。其年龄“少孔子四十九岁”。相貌丑恶,孔子薄之。毕业后南游江淮,为人敢与去就,率直重诺。从游弟子达三百人,名闻诸侯。孔子闻之,叹气说:“吾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4、孔子门人及其后学者均推尊孔子。门人中以子贡为代表,他对孔子赞美备至,奉如天人,把孔子比拟为高天、日月、木铎,凡人是永远不可企及的,认为孔子是天生的圣人。亚圣孟子认为孔子所行的“圣人之道”是遍及自然界和社会的至高准则。然而当时民间一般看法认为孔子是博学成名的大学者。

5、名瞿,字子木。春秋末年鲁国人。少孔子二十九岁。对《易》极有兴趣,得孔子真传。

6、第二批是孔子45岁以后至60岁左右,由出仕鲁国到周游列国期间收的弟子。这批学生年龄大多少孔子30岁左右,以鲁地、和卫国年青人为主,孔子游历外国,停留最长时间在卫国。孔子说:“鲁卫之政,兄弟也。”此段期间,孔子开始在政治上(51岁为鲁中都宰,54 岁为鲁大司寇,摄行相事)和学术上都有成就,有声望,因此得以举荐不少他的生出仕於多国,荐冉求、冉雍为季氏宰,荐子路为季氏宰及卫国大夫孔悝为邑宰,荐子贡代表鲁国出使齐、吴、越、晋等国。这批学生有:

7、相传孔子的弟子有三千,其中最出名的有七十二贤人。孔子根据每个人不同的性格来教授他们知识,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方向。就是这样一个知识渊博有修养的人,你能想到他也会说脏话吗?

8、姓澹台,名灭明,字子羽。春秋末年鲁国人。其年龄“少孔子四十九岁”。相貌丑恶,孔子薄之。毕业后南游江淮,为人敢与去就,率直重诺。从游弟子达三百人,名闻诸侯。孔子闻之,叹气说:“吾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9、颜回(公元前521年-公元前481年),曹姓,颜氏,名回,字子渊,鲁国都城人,居陋巷(今山东省曲阜市旧城内的陋巷街,颜庙所在之地)尊称复圣颜子。春秋末期鲁国思想家,儒客大家,孔门七十二贤之首。十三岁拜孔子为师,终生师事之,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孔子对颜回称赞最多,赞其好学仁人。

10、秦商字子丕(《家语》作丕兹),鲁国人。其父名堇父,与孔子父叔梁纥俱以勇力闻名。

11、孔子被称为“万世师表”,子贡也是尊师重教的千古楷模。

12、孔子周游列国,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当时,已经55岁的孔子,带着他的亲近弟子,从鲁国出发,先后走了卫、曹、宋、齐、郑、陈、蔡、楚等国。大致路线是如今的曲阜——菏泽——长垣——商丘——夏邑——淮阳——周口——上蔡——罗山,历时14年。孔子当时还打算去晋国,但由于时局不好,只是在黄河边上感慨了一番:“美哉!水洋洋乎,丘之不济,命也夫!”

13、原氏,名宪,字子思,通称原思,亦成原思仲。生于公元前525年,卒年不详。小孔子三十六岁。清静守节,安贫乐道。孔子死后,退隐草泽中。

14、字子游,吴国人。小孔子四十五岁。以文学著名。做过武城宰的官,管理得不错。他当是孔子晚年的学生。

15、(前507~?),字子夏,卫国人,小孔子四十四岁。

16、字子渊,春秋时期鲁国人。他十四岁即拜孔子为师,此后终生师事之。

17、片段以“天高地厚”“江海之深”“泰山之高”比喻孔子。记述中国古代史实、传闻的著作《韩诗外传·卷八》记载了这么一件事:子贡使齐,齐景公对孔子的贤能有怀疑,问:“孔子是贤人吗?”子贡回答:“孔子不止是贤人,是圣人啊!”(圣人也,岂直贤哉!)接着子贡称颂孔子:“孔子是高天,是厚地,是江海,我跟着孔子学习,就像拿着瓢到江海里饮水,喝饱而去,哪里知道江海有多深呢?”(臣终身戴天,不知天之高也,终身践地,不知地之厚也,若臣之事仲尼,譬犹渴壶杓,就江海而饮之,腹满而去,又安知江河之深乎!)齐景公又说:“先生是不是过誉了?”(先生之誉,得无太过乎?)子贡说:“自己的赞誉之词,只不过是给泰山添了两把土;反过来说,即便是任何人想损其名誉,也不过是用手挖走泰山上的两把土,不会有损于泰山的崇高。”(臣赐何敢甚言,尚虑不及耳,使臣誉仲尼,譬犹两手捧土而附泰山,其无益于明矣,使臣不誉仲尼,譬犹两手把泰山,无损亦明矣。)

18、字子华,鲁国人。小孔子四十二岁。束带立朝,娴宾主之仪。孔子认为他很谦虚。

19、有资料介绍说子贡晚年也像孔子一样开始教学,子服景伯就是他培养出的优秀人才。

20、在出版《孔学新语》时,南先生撰有《孔学新语自序》和《孔学新语发凡》,以典雅优美的辞藻和铿锵有力的言语阐述了自己对孔子和《论语》的认识,明确指出,历来人们对孔子和《论语》的理解,错误之处,屡见不鲜,主要问题在于所讲的义理不对、内容的讲法不合科学——“本来二十篇《论语》,都已经孔门弟子的悉心编排,都是首尾一贯,条理井然,是一篇完整的文章”,但古今圣贤却多“把《论语》当做一节一节的格言句读,没有看出它是实实在在首尾连贯的关系,而且每篇都不可以分割,每节都不可以支解。他们的错误,都错在断章取义,使整个义理支离破碎了”。他呼吁,“经过两千多年的陈腐滥败,许多好东西都被前古那些店员们弄得霉滥不堪”,“我们要把本店里的陈霉滥货倒掉,添买新米”。

21、名柴,字子羔。亦称子高。春秋末年卫国人(一云齐人)。约生于公元前521年,死于何时未见文献记载。

22、鲁国人,字仲弓,冉耕之宗族。乃少昊之裔,周文王之后。曹叔振铎数传至冉离,世居“菏泽之阳”。家贫,以牧为业,人称“犁牛氏”。孔子以其为有德行,说:“雍也可使南面。”

23、从常识、常规来看,笔者认为,《论语》的主编是子贡。其理由有四:一是子贡能力强、威望高、地位显赫;二是子贡和孔子的感情最深,对孔子的宏博理论和独特主张理解最透;三是子贡生活富裕,不必像其他同门那样为柴米油盐操心,能够集中精力从事搜集编纂刻写,编写后也能“出版发行”;四是《论语》内容显示出子贡是主编。《论语》中涉及子贡的有38章,9章为子贡单独言论,名字一共出现了57次,是所有弟子们出现最多的——回忆孔子言行最多的,这是子贡尽主编职责。否则,为何出现最多,难以解释。

24、因恶疾早逝,冉耕患病之时,孔子前去探望,执其手而叹:“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悲痛惋惜之情溢于言表。

25、冉雍鲁国人,字仲弓,冉耕之宗族。其父不肖。孔子以其为有德行,说:“雍也可使南面。”

26、子路出身贫贱,为“鄙人”(《荀子·大略》),“常食藜藿之实”(《说苑·建本》)。少孔子九岁,是孔门弟子中年龄较长的一个。为人豪爽,自述其志道:“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论语·公治长》)。性格耿直、好勇、果敢、鲁莽,孔子常以“由也好勇过我”(《论语·公治长》),“由也果”(《论语·雍也》),“由也”(《论语·先进》),“野哉,由也”(《论语·子路》),“子路,行行如也”(《论语·先进》)等语来评论他。子路有轻视学问的倾向,认为“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因此孔子认为他在学问上“升堂矣,未入于室也”,提醒他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

27、春秋末年鲁国人。冉氏名孺字子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言少孔子五十岁。生于鲁定公九年(前501),卒年不详。

28、颜回鲁国人,字子渊,小孔子三十岁,最为孔子钟爱,并一再褒奖之:“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回也好学,不迁怒,不贰过”。因为穷而好学,营养极度不良,而用脑格外过度,导致严重早衰,二十九岁头发白尽,三十一岁就交了公粮本,提前去孔庙占席位等着吃冷猪肉了。回死,孔子哭之极恸。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站长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

当前作者热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