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风名言(84句合辑)

时间:2024-04-06 13:27:00

摘要:曾国藩家风名言1、前世所袭误者,可以自我更之;前世所未及者,可以自我创之。2、曾纪泽的儿子曾广铨,精通英语、法语、德语和满文,承父业,曾担任晚清政府驻韩和驻德大使,后来他还担任过京师大学堂译学馆总办,也是著名的翻译家。除了曾广铨,曾氏家族中还出现了曾约农、曾宪森等翻译家。3、  读经、读史、读专集、讲义理之学,此有志者万不可易者也。圣人复起,必从吾言矣。然此...

曾国藩家风名言

1、前世所袭误者,可以自我更之;前世所未及者,可以自我创之。

2、曾纪泽的儿子曾广铨,精通英语、法语、德语和满文,承父业,曾担任晚清政府驻韩和驻德大使,后来他还担任过京师大学堂译学馆总办,也是著名的翻译家。除了曾广铨,曾氏家族中还出现了曾约农、曾宪森等翻译家。

3、  读经、读史、读专集、讲义理之学,此有志者万不可易者也。圣人复起,必从吾言矣。然此亦仅为有大志者言之。

4、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5、他甚至举例说,老家的那些大贤大儒,并无功名,但是却活得怡然自得,闻名乡里。他还鼓励儿子说:“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

6、这两条名言一对比,我们就可以发现,曾国藩对“有恒”两字的深刻认识与高度认可,并且他一生的品德修为以及事业成功也都和这两字秘诀有关,即“有恒”才能成事,而“无恒”将一事无成。(曾国藩家风名言)。

7、曾国藩将“勤俭”二字淋漓尽致地运用到了治家的全过程,他要求家人不许坐轿、不许唤人取水添茶,就连拾柴、收粪、插田莳禾这样的事,也要其力亲为,至于女儿家的女红、厨艺、纺纱做衣,更是不能假手他人。在饮食上,曾国藩则是一个“要求不高”的人,丝毫不讲究宰相排场,每餐只食蔬菜一品,决不多设,因此得了个“一品宰相”的雅号。

8、巧辩者与道多悖,拙讷者涉者必疏,宁疏于世,勿悖于道。

9、  勤:刻苦求进,勤学善思;懒惰误己,勤奋兴财;

10、三乐∶ 勤劳而且憩息,一乐也;至淡以消嫉妒之心,二乐也;读书声出金石,三乐也。

11、农家就应有农家的样,家中要种菜养鱼养猪,这是克勤克俭的一惯家风,望其外有一种生气,登其堂有一种旺气。园中有蔬,塘中有鱼,栏中有猪,生活就有了基本保障,曾国藩讲究勤俭持家,自给自足。辛勤劳动,持家有方就会丰衣足食。

12、不如掘一井而见泉。读书总以背熟经书,常讲史

13、  展:化大为小,一展了之;诱其松懈,自我发展;

14、④读书不二∶ 一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东翻西阅,徒循外为人,每日以十叶为率。

15、  10)月无忘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之多寡,养气之盛否,不可一味眈着,最容易溺心丧志。

16、  9)日知其所亡: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分德行门、学问门、经济门、艺术门。

17、释义:对人施了恩惠,不要记在心里,受了他人的恩惠,一定要常记在心。

18、--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有财无义,惟家之殃。--《古今图书集成·家范典》休存猜忌之心,休听离间之语,休作生分之事,休专公共之利。

19、孝敬老人,严教子孙,尊老爱幼,亲穆存心。 

20、咸丰九年十月十四日,曾国藩给大儿子曾纪泽的家信中说:“尔之容止甚轻,是一大弊病,以后宜时时留心。无论行坐,均须重厚。”曾国藩认为大儿子言行举止轻浮,是个大毛病,以后要多留心,走路或者坐下的时候,都要容止厚重。

21、又“早起”可以戒惰,“厚重”可以戒傲,“有恒”则可以保证全过程进行,更可以脚踏实地,实干兴业。所以,我们如果按照曾国藩的以上三条教训来教育子女,既可以立德又可以立业,何愁子女不优秀?曾国藩教育子女的3个方法——早起、有恒、厚重,既简明又靠谱,值得当今所有父母们好好学习!

22、所谓“家和万事兴”,曾国藩对于“和顺齐家”之道,也有一番独到的认知,他说:“立身之道,内刚外柔;肥家之道,上逊下顺。不和不可以接物,不严不可以驭下。”

23、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24、谨慎,是曾国藩一贯强调的治家思想,因为他深知“高处不胜寒”和“功高盖主”的道理,人如果太得意了,祸事很可能马上就来了。正是靠着这份谨慎,这份不居功自傲,曾氏家族才得以长久保存且盛而不衰。

25、多么。希望有他驱使。弹指顷热收秋又开始。向玉阶方寸,亲承温问,金城详细阐述好的建议。芦苇_船边,藕花飘香,想到人在洞庭青草湖。其他年的事,约带东老酒。

26、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

27、事情多么简单,与疑心之人交往,也将变得复杂;前景多么美好,与贪利之人合作,终将不欢而散。

28、曾国藩曾以《易经》举例说明家教要严的好处,他说:“故《易》曰“如吉”!欲严而有威,必本于庄敬,不苟言,不苟笑,故曰“威如之吉,反身之谓也”。”

29、皆与人为善之事也。君相之道,莫大乎此;师儒

30、  5)读史:丙申购二十三史,每日读十叶,虽有事不间断。

31、  0熟:熟极生巧,妙无不熟;万事皆熟,熟则能强;

32、  而在现如今,很多子女娇生惯养,这也不愿做那也不愿做,十分懒惰,养了一身懒病。之前看过一篇报道,一个学生上了大学,连袜子都不会洗,自理能力十分差,读到一半退学了;经了解,原来孩子在家时十分懒惰,什么都不做,全由父母包办。

33、  1)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慎。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如日之升。

34、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元·无名氏《渔樵记》

35、  2)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半时,体验静极生阳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36、 0静:静能生明,怒以伤身;静以修身,宁静致远;

37、  静中,细思古今亿万年无有穷期,人生其间,数十寒暑,仅须臾耳;大地数万里无有纪极,人于其中,寝处游息,昼仅一室耳,夜仅一榻耳;古人书籍,近人著述,浩如烟海,人生目光之所能及者,不过九牛之一毛耳;事变万端,美名百途,人生才力之能办者,不过太仓之一粒耳。知天之长而吾所历者短,则遇忧患横逆之来,当少忍以待其定;知地之大而吾所居者小,则遇荣利争夺之境,当退让以守其雌;知书籍之多而吾所见者寡,则不敢以一得自喜,而当思择善而约守之;知事变之多而吾所办者少,则不敢以功名自矜,而当思举贤而共图之。夫如是,则自私自满之见可渐渐蠲除矣。

38、    曾国藩的家风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写给儿子纪泽、纪鸿的家书中,还有写给他几位弟弟的家书中。这些家书大概有330封,是历史上家书保存下来最多的。《曾国藩家书》门类繁多,涉猎广泛,既有治家类、行军类、理财类,也有修身类、交友类、劝学类,还有济急类、用人类、旅行类、杂务类。

39、高傲的人总感觉别人不如自己,那么他太浅陋了,不孝顺老人的人一定是小人。

40、刘备: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德惟贤,能服于人。

41、  廉:洁身自好,严于律己;节欲莫贪,克己复礼;

42、  实:实事求是,精益求精,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43、酷似牢之玉不如,落星山下白云居。春耕旋构金门客,

44、曾国藩在致九弟的信中引经据典,历数从古至今一些强势人物的悲惨结局,告诫诸弟加强自身修养而不是与人争强斗狠。“古来如李斯、曹操、董卓、杨素者,其智力皆横绝一世,而其祸败亦炯异寻常……故吾辈在自修处求强则可,在胜人处求强则不可。”

45、敬长与怀幼,怜恤孤寡贫;谦恭尚廉洁,绝戒骄傲情。

46、谬陪金门彦,矫迹侍紫宸。皇恩竟已矣,遗烈庶不泯。

47、召过去隐居,与传统灰尘足迹。了心悟有物,利用化游无垠。

48、在曾国藩看来,家教的关键一点,就是不能让子女养成懒惰的习性,因为人败离不得个逸字,因为懒则败,勤则兴。如何戒懒惰,如何养成勤勉的习惯,曾国藩根据自身经验体会,总结出两个字——早起。

49、◇解读◇ 天地之间只有谦虚谨慎才是获得福惠的方式,一骄傲就会自满,一自满就会失败。凡属动口动笔的事,讨厌人家的俗气,嫌弃人家的鄙陋,议论人家的短处,指斥人家的失败,都是属于骄傲。

50、曾国藩非常重视对子孙后代的文化教育,他在给弟弟的家书中,曾提到如果一个人能够“发奋自立”,即便不能考取功名,“亦是男的大帮手”。

51、俗话说:“自古忠孝难两全”。但是,曾国藩做到了。

52、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凶德致败者约有二端,曰长傲,曰多言。道听途说,聪明的人嘲笑你,无知的人为之惊骇。惊骇之人也最终会弄明白,会说你实际上在欺骗他。嘲笑你的人看不起你,你再发誓他们也会怀疑你。择交是第一要事,须择志趣远大者。

53、为何曾国藩如此苦口婆心教育两个儿子要厚重做人呢?我们或许可以在他咸丰八年(1858年)三月的一篇日记中找到答案。

54、谨慎,是曾国藩一贯强调的治家思想,而且在他官位越来越高、名声越来越盛的时候,就越是注重谨慎收敛。

55、勤读圣贤书,尊师如尊亲;礼仪勿疏狂,逊让敦慕邻。敬长舆怀幼,怜恤孤寡贫;谦恭尚廉洁,绝戒骄傲情。

56、曾国藩(1811-1872),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今湖南娄底)人。晚清中兴名臣,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道光十八年(1838)中进士,入翰林院,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谥“文正”。论学主义理、考据、辞章三者并重,遗稿经后人编为《曾文正公文集》。

57、《吕氏子夔郎求诗》-作者:陆游朝代:南宋-乃祖身兼将相

58、  戒骄字,以不轻易笑人为第一义,戒惰字,以不晏起为第一义。

59、所谓“家和万事兴”,曾国藩对于“和顺齐家”之道,也有一番独到的认知,他说:“立身之道,内刚外柔;肥家之道,上逊下顺。不和不可以接物,不严不可以驭下。”

60、  思古圣人之道莫大乎与人为善。以言诲人,是以善教人也;以德薰人,是以善养人也,皆与人为善之事也。君相之道,莫大乎此;师儒之道,亦莫大乎此。仲尼之无常师,即取人为善也;无行不与,即与人为善也。为之不厌,即取人为善也;诲人不倦,即与人为善也。

61、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宋·吕公著

62、曾国藩有一句名言:“宝货用之有尽,忠孝享之无穷。”

63、曾国藩曾经多次与其弟曾国潢提及“六尺巷”的故事。清朝康熙年间,时任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的张英,老家安徽桐城的宅子与吴家为邻,两家院落之间有条巷子,供双方出入使用。后来吴家要建新房,想占这条路,张家人不同意,双方争执不下。这时,张家人一气之下写封信给张英,要求他出面解决。

64、释义:家风是怎么样的只有天上白色的云彩知道。

65、曾国藩对子女家教甚严,虽身居高位,从不以权谋私。同治三年(1864)8月,曾国藩16岁的儿子曾纪鸿去长沙参加乡试。当时的科举考试,递条子、打招呼、走后门的现象较多。此时已是一等侯爵的曾国藩,不仅没有给儿子递条子,反而担心儿子误入歧途,在开考前特意写信给儿子说:“场前不可与州县来往。”考完发榜之前,曾国藩又写信告诫儿子:“断不可送条子。”

66、凡是不爱已的人,实在欠缺做父亲的资格。--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67、姮娥伴侣,降人世,天与长生仙箓。五色云开浮瑞霭,中有西真眉目。贤德家风,艳容天赋,占尽人间福。长庚明月,誓同千古相逐。

68、事情多么简单,与疑心之人交往,也将变得复杂;前景多么美好,与贪利之人合作,终将不欢而散。

69、曾国藩是一个非常小心谨慎的人,他认为,谨慎是为人处世的第一等功夫。

70、——《曾文正公家书·咸丰七年十二月十四日致九弟》

71、道丧历千载,复存颍阳真。上虞佳山水,晚岁耽隐沦。

72、  悔:遇有不测,自查反省;汲取教训;以利再战;

73、功名官爵,货财声色,皆谓之欲,俱可以杀身。

74、通,所谓达也。今日我处顺境,预想他日也有处

75、他不希望自己的家里人世代做官,事实上也不能、也根本做不到世代做官。他给妻子欧阳夫人写信时也说,我们家里不要做代代做官之想。当官是偶然之事,不是必然的,不能拿这个偶然的东西当成一种必然,当成家族世代的追求。自古以来,官职越高,风险越大。基于此,曾国藩不希望自己的后代做官,做高官。

76、  0裕: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心胸广宽,得道多助;

77、曾国藩为官多年,一直严于律己,勤俭清廉。他自称从30岁开始,便以子荫父职为羞愧。为官期间,他身上的所有衣物,都是夫人、儿媳或女儿亲手缝制。30岁生日那天,家人帮他缝制了一件青缎马褂,他一直舍不得穿,只有节庆日或过新年时才会穿。这件衣服,在他弥留之际还像新的一样。曾国藩一生用他的身体力行,一直践行着曾氏家训。

78、曾国藩一生奉行“居官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劳节俭,不可居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以忠谋政,礼治为先。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他积极倡导洋务运动,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建立了第一家新型工厂江南制造总局,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选派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人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生前身后,备受推崇。

79、  三曰求仁则人悦。凡人之生,皆得天地之理以成性,得天地之气以成形,我与民物,其大本乃同出一源。若但知私己而不知仁民爱物,是于大本一源之道已悖而失之矣。至于尊官厚禄,高居人上,则有拯民溺救民饥之责。读书学古,粗知大义,既有觉后知觉后觉之责。孔门教人,莫大于求仁,而其最切者,莫要于欲立立人、欲达达人数语。立人达人之人,人有不悦而归之者乎?

80、曾家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的好儿女,曾家虽然名门望族,但100多年来未见有纨绔子弟。这一切的成果离不开曾国藩的教育思想!

81、俗话说:“成由勤俭败由奢”,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曾国藩治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秉持的也不过是“勤俭”二字,他在《曾国藩家书》中曾提到过这样的治家之道。他有一个“十六字箴言”,曰:“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

82、探炼备海峤,赏心寓情人。奈何灵仙骨,锹翮瑶池津。

83、什么样的传家宝,才是真正的传家宝呢?我们自然想到古玉、古瓷、古画之类的古董。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价值或可连城,却让我们看到的是“富不过三代”的事实,更有甚者后人为了夺得这些传家宝会兄弟相残,六亲不认。有一种传家宝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他造福的不止是一个人,也不是一代人,而是世世代代的人,那就是家风家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站长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

当前作者热点
猜你喜欢